余先生是一位事業有成、家 境殷實的商人,非常向往田園牧歌的生活。時至中年,終于實現夢想,于北京近郊購置房產,侍弄花草,偶約三五好友宴飲游樂,悠閑度日。距離2015年春節不 足月余,余先生無緣無故開始高熱,于醫院靜脈點滴頭孢唑肟3日后體溫恢復正常。間隔一周再次發熱,每日體溫波動于37.2℃-38.5℃,伴周身乏力,四 肢關節酸痛。經查血常規未見異常,自服退熱藥物及金花清感顆粒,病情未見好轉。在間斷發熱1月余后,余先生來到我院感染科就診,住院治療。那么,困擾余先 生這么長時間的,究竟是什么疾病呢?
余 先生入院后完善了一系列感染、腫瘤及風濕免疫相關檢查,多次查血常規僅提示CRP升高,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均正常。生化提示肝功能異常,ALT 111.6IU/L,AST 105.1IU/L。降鈣素原略升高,0.17ng/ml。鐵蛋白1172ng/ml,顯著升高。血沉、EB病毒、巨細胞病毒DNA定量檢測均為陰性。自 身免疫及腫瘤相關化驗均無明顯陽性提示。胸部CT示左肺舌葉少許炎癥。那么,患者持續1月余的高熱,真是由于輕微的肺炎所致?所幸患者入院應用抗生素治療 前,先一步留取了外周靜脈血送檢血培養。后經我院微生物室回報,血培養檢測出馬爾他布魯菌。至此,元兇終于揭開神秘面紗——布氏桿菌病。
近年生活在現代城市中的“綠洲”享受田園生活的余先生,是如何患病的呢?原來,適逢春節臨近,余先生準備以新鮮羊肉饋贈親友,在其近郊的住所附近曾現場觀看宰殺活羊,并親自對生羊肉進行清洗加工,由此感染。
布 氏桿菌病是人獸共患病,它從感染的動物宿主傳染給人。布氏桿菌是革蘭陰性小需氧菌,屬于兼性胞內寄生菌。馬耳他布魯菌可通過氣霧播散,在流行區,動物通過 吸入病原菌感染是主要的感染途徑。為病畜接羔、剝牛羊皮、剪羊毛、切病畜肉等均可受染,進食染菌的生乳、乳制品、未煮熟的病畜肉類也可經消化道進入感染。 亦有文獻報道,城市居民無牛羊接觸史,僅進食牛羊肉及乳制品較多,可能因此攝入病原菌而致病。布氏桿菌病通常潛伏期1-3周,也可更長。臨床表現多樣,無 典型特征,有些患者可出現發熱、多汗、關節痛及肝脾、淋巴結腫大等。主要協助診斷的實驗室檢查有:布氏桿菌血清凝集試驗滴度升高、血液和組織培養陽性、血 清中布氏桿菌抗體陽性。關于治療:布氏桿菌是胞內菌,因而相對抗生素而言不易接觸到病原菌,很難根治且易復發,故治療上強調抗生素聯合應用、長療程治療。 治療方案多以細胞穿透力強的利福平和四環素類為基礎用藥,聯合氨基糖苷類、復方磺胺甲噁唑、頭孢三嗪或喹諾酮類。
余先生經過我科積極診治,病情已得到控制,體溫恢復正常,即將回歸寧靜致遠的田園生活。遠離牧區的大都市未能使我們遠離牧區常見流行病,“田園生活”需謹慎。